当前位置: 首页 >> 改进提高 >> 正文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建设改进与思考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1-16 [来源]: [浏览次数]: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团队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能促进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与评估各自2023年4月起,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核心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满意度等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七个方面内容: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设置了17个观测点。从调查的课程整体来看,学生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课程管理与评价满意度较高,为94.29%。

一、“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特色及调查情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必修课程。既为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学生进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领域提供基本的视角与方法。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维护3-6岁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健康观与保育观为目的,通过学习儿童生理卫生的基础知识和保育技能,使学生具备了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健康领域的各种教学活动及一日生活指导。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程考核设置的科学性,“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课程设置了多种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线上学习、绘本剧表演、辩论会和章节作业五个部分,加上期末考核共六个部分。在专业知识讲授中,任课教师将研究伦理、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课程,为学生建构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健康观,培养学生们尊重生命、科学看待问题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树立幼儿园教师该有的责任意识,形成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待专业内容保持严谨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科学、专注、精益的专业精神。

表1各专业实际学生人数及样本构成情况

专业年级

实际学生人数(人)

回收问卷数(份)

样本数占比(%

样本比例(%

总计

71

70

98.59

学前教育1班

36

35

50.00

97.22

学前教育2

35

35

50.00

100.00

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的各项满意度如图1,各专业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各项评价情况如图2,学生对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的满意度比例如图3,学生对课程考核包含内容情况的满意度比例如图4,学生对各项考核内容的设置情况的满意度比例如图5。

图1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的各项满意度

多元化评价和学习支持与服务方面共设置了5个问题,分别是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考核包含内容,各项考核内容设置,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作业的批改情况的评价,对答疑、辅导、实践指导开展情况的评价。这3个问题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满意度较高,为94.43。考核包含内容满意度最高,为98.29。各项考核内容设置,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作业的批改情况的评价为95.00,学生对答疑、辅导、实践指导开展情况满意度略低,为89.43。教师应多设置课后答疑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图2各专业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各项评价情况

从班级评价角度可以发现学前教育1班在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考核包含内容、答疑、辅导等开展情况的满意度均高于平均值。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作业的批改情况满意度略低于平均值,教师应在原来对作业的打分、批改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报告、作业的指导并进行详细批注,帮助学生明确报告、作业的错误以及薄弱之处,及时进行修改调整,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练习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前教育2班在各项考核内容设置、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作业的批改情况满意度均高于平均值,在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与答疑、辅导等开展情况的满意度是低于平均值的,建议任课教师多设置课后答疑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对错题、存疑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进而更好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相关知识。

二、薄弱项分析

将学生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建设评价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数据进行由低到高排序,满意度后三名为“答疑、辅导等开展情况”满意度为89.43;“各项考核内容设置”满意度为94.29;“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满意度为94.43。

3学生对答疑、辅导开展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课程设置有针对学前卫生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的配套练习,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完成线上作业、课堂集中讲授、集体答疑、线上答疑等综合方式,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至少4次的练习巩固。针对理论知识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随堂小测验,课后可通过线上学习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线上资源包括章节导学及章节作业等内容,在每章节理论知识讲授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章节作业的方式,进行自测,答题后会显示得分情况以及答案解析。课程还设置有集体答疑、线上答疑等环节,学生可通过超星班级群、微信、线下一对一答疑、线下集体答疑等方式,针对课程中的习题、报告、任务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对学前卫生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与拓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有辅导和答疑,但反馈缺乏鼓励性及针对性

4学生各项考核内容的设置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考核主要由六部分组成,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5%、线上学习5%、绘本剧表演10%、辩论会10%和章节作业10%五个部分。期末考核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题占试卷总分(100分)的40%。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主观题占试卷总分(100分)的60%,包括论述题和实践操作题。期末考核采取闭卷形式,考试试题由试卷库随机抽取。试题内容覆盖“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中共计七章的教学内容。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学前卫生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运用所掌握的学前卫生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设置情况如表2所示。

2考核内容及成绩比例

教学目标

成绩比例(%

成绩比例(%

出勤+课堂表现

线上学习

绘本表演

辩论会

章节作业

期末考试


教学目标1

10

5%

5%






教学目标2

40



10%


5%

25%


教学目标3

50




10%

5%

35%


100

5%

5%

10%

10%

10%

60%


 

5学生对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课程各项考核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在熟悉掌握学前卫生学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掌握的学前卫生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在对学前卫生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应用学前卫生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课程考核分为四个部分——线上学习、绘本表演、章节作业、期末考核。绘本表演实践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与之前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内容进行创编绘画,并根据需要制作道具,排练绘本舞台剧。章节作业帮助学生对学前卫生学基础知识进行练习与巩固,学生在对题目分析的过程中,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中,主要设置客观题来考查学生运用学前卫生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各项考核内容分布在平时授课过程以及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线上学习、实践活动、章节作业以及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分别对标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情况、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建议等,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卫生学知识进行理解、巩固及运用。

三、改进措施

针对答疑、辅导等开展情况问题,任课教师在日后课程开展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针对线上作业教师会定期进入超星平台教师端查看学生作业提交情况、答题情况,发现错误率较高的练习题会在课堂中着重进行强调及二次讲解,分数过低的作业打回重做。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疑问的习题,在集体答疑或线上答疑时统一进行交流讨论,对于回答全面、正确的优质答案则在讨论区进行展示。并且在辅导答疑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明确本门课程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从而在宏观、微观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针对各项考核内容的设置情况以及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任课教师应更加注重平时在授课过程中,不同阶段性的考核,对于平时的线上资源题库练习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及反馈。对于学生需提交的纸质作业,定期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纸质报告作业用红笔进行批改标注,有成绩打分、有评语及鼓励性语言。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出勤、线上学习及实践活动部分。习题和报告主要集中在课上的随堂练习、线上讨论、课后线上的章节作业、线上练习题库以及实践活动报告,实践活动主要有绘本表演、辩论会,渗透在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各项考核设置公平合理,可以从知识理解与分析、实践能力应用等多方面检验学习成果,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各项课程设置较为公平合理,对课程目标有不同程度的检验。在后续课程开展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丰富课程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考核分布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关于知识点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困惑及疑问,并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解答,为学生后续的学业提供引导和支持,明确学习方向。

 

 

上一条:“弹药学”课程管理建设探索与实践

下一条:“高等数学2”课程特色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