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如何阅读、绘制机械图样和机械产品的工具,是工程界交流的技术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将课程知识框架整合为平面图形的绘制、机件表达视图的选择与绘制、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4个项目,项目之间层层递进,由平面图形到单个基本体,从平面与立体的交线到立体与立体的交线,从两个立体作图到多个立体作图,从单一组合体到机械零件结构,最后到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制图零件图与装配图知识对常见机械类问题进行工程图样表述、呈现工程图样设计结果和解决方案,能够辅助机械类其他方面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图样问题。

图1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二、课程团队建设
(1)团队成员
刘洋讲师,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设计,组织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录制课程资源;李莹讲师、张景耀副教授、王红副教授、曲姣讲师,负责课程设计,组织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录制课程资源;雷翔鹏助教、闫希杰讲师、朱晓慧讲师、杨冀助理实验师、魏巍讲师、周晓璐讲师、徐晶才副教授,负责整理教学素材,录制课程资源。
(2)团队成果
2022年机械制图课程团队获批沈阳工学院第一批本科核心课程团队
2021年机械制图课程荣获校级一流课程
2020年机械制图课程获批校级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2019年机械制图课程获批“百门课程”重点建设项目
2019年“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机械制图”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校级教改
(3)团队建设
由于“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且与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侧重理实结合,学有所用,丰富课堂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打造一支基本功扎实、教学手段先进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一流教师队伍,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利用集体备课、公开课、教研室活动等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负责人为机械工程专业,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并且拥有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经验,一直以来,带领教学团队成员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等进行一些教学研究,一同探讨最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实现课程团队成员间授课经验交流、教学思想统一以及每位教师进行授课展示,课程团队成员间进行评价,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利用教研室活动的机会,进行课程展示,进行课程团队间的互评,从而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再次进行教学的改进;最后在全校和全院范围内开展公开课,吸取全校和全院教师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改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和有效利用,使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课程建设期间课程组教师获得国家级信息化大赛二等奖2项,省级信息化大赛二等奖2项,刘洋老师荣获2020年沈阳工学院“优秀教师”,李莹老师荣获2020年“专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参与出版教材3部等成绩。

图2“机械制图”课题组集体备课
2.以赛促学,通过参加大学生专业竞赛,提高教学水平
组织学生积极备战核心级别全国大学生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被誉为“图学界奥林匹克”的成图大赛已成功举办12届,大赛得到了许多领军人物的鼎力支持和众多高校的普遍重视。大赛由谭建荣院士担任总指导,陆国栋、邵立康等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执委。大赛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诸多名校踊跃参赛。
机械制图团队带领学生积极报名,刻苦训练,参加该项目的省级以及全国级竞赛,团队教师在参赛过程中对比我校学生机械制图水平和其他兄弟院校机械制图水平,真正“走出去”,积极完善自身课程体系,落实课程实践性,提高学生制图实践能力。

图3 团队教师创新竞赛获奖
3.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谈论式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趣味性
学生上课状态良好,积极参与学习通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反馈,在实践练习环节中积极融入,小组讨论中勇于发表个人观点,能够完成各项项目综合大作业,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对知识的理解较透彻,能够将知识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

图4 团队教师授课照片
三、面向对象
工科机械类大一学生,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以及其他设立机械制图课程专业。
四、课程体系
基于我校办学定位以及OBE理念,根据岗位所需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设计教学目标,实现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素质”过程的转化,依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目标,并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以典型机械零部件工程图样为载体,结合学情分析,制定适用于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知识体系,课程充分联系工程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图5 课程目标制定塔图

图6 课程体系构架图
五、教学内容
融入课程思政和制图规范保“新”,时刻更新国家标准,保证教学内容前沿性。

图7 课程内容更新
六、教学方法
1.引入OBE的教学理念
OBE课程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是核心,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关键,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教”是指导,教了什么是关键,OBE的教学理念要求课程要“反向设计”,每次课程均要设计课程“预期学习效果”,根据预期学习效果进行课程设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过程,最后要有“预期学习效果检测”环节,验证是否达成预期学习效果,此外根据课程的实施反馈,不断“持续改进”,课程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课程体系、每次课程的实施、检验,不断改进。

图8课程授课思路简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最后是教学成果的转化,能够理解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
2.采用项目教学方法
OBE的教学理念与项目教学相辅相成,项目化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支撑OBE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实施上,项目化教学是得力的助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的知识体系前提下,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任务为驱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在相关知识的讲解中,结合授课道具进行讲解,比如三视图知识内容中的三坐标投影体系可以结合机械制图教具讲解,具有直观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件中增加一些动画演示,计算机三维辅助软件建立空间立体模型,有助于学生对机械结构的理解和巩固,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学习模式如下:

图9 课程线上平台应用与实施
3.采用现代化教学平台“超星”
机械制图课程由教师自主录制微课,整理课程资料,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并不断完善。

图10 课程线上平台资源建设总览
机械制图团队巩固强化核心力量,不断引入新教师,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集合团队成员力量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创新创业实践上携手共进,团结进取,收获多项课程建设成果,未来将继续进行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优质课程团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图”课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