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工程学院——“普通化学实验”课程团队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能促进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与评估处自2023年6月起,对“普通化学实验”等核心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满意度等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七个方面内容: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设置了17个观测点。如图1。
图1核心课程调查内容
从调查的课程整体来看,学生对核心课程的课程管理与评价满意度较高。其中,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课程管理与评价满意度较高,为90.21%。“普通化学实验”调查以2022级动物医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植物检疫、园艺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问卷461份,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
表1各专业实际学生人数及样本构成情况
图2各专业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各项评价情况
一、教学管理与评价的基础
1.课程特点
普通化学实验是与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检验检疫、园艺、生物工程、动物医学专业《普通化学》理论课相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该课程为必修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范畴。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也为学生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本专业领域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生命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检验检疫、园艺、生物工程、动物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需要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来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进行实践素质培育,如表2。
表2普通化学实验教学目标
二、教学管理过程设计与实施
1.授课过程设计
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课程进行设计,有效利用课时,既要课堂内容饱满,又要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干的情况出现。实验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小组形式进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由于实验药品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安全知识传授必不可少,每位实验教师在授课时最先强调的也是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安全隐患与自我防护。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流程,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与扩展,特别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细致讲解,因材施教。并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教材、网络教学平台等学习资源巩固学习内容,充实报告册内容,通过语言、成绩等手段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学生课堂操作情况
2.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评定表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普化学实验室基本规则、普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常见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熟悉普化实验中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移液、称量、过滤、分离、蒸发等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2:使学生加深化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掌握一般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独立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目标3: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中打下的基础,培养一定的良好职业道德及责任心。
把学生每次课的成绩细化,分成预习报告、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四部分成绩,清晰明确列出考核的各项指标和分值。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明确各项指标的成绩,学生通过考核标准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实验中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成绩评定可以为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提供更精准的反馈和评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各项成绩可以了解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和优势,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
三、达成教学目标的举措
1.以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实验课程
构建科学的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在深入研究化学素质及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以及对人才的化学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出发,构建相应的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框架。打破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框架,使之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规律和理论方法及手段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普通化学实验”,以普通话化学实验研究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等系统性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建立了循序渐进的两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即“基础训练实验一综合实验”,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基础训练实验”教学掌握室常用仪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熟悉普化实验中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移液、称量、过滤、分离、蒸发等基本操作,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具备正确观察、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普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综合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在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力求反映工科特色,努力联系工程、社会和生活实际,以实验特有的应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效果与持续改进
1.课程管理与评价结果
课程管理与评价指标的主要观测点是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的各项满意度如图3。
图3学生对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的各项满意度
由此可知一级指标包含2个二级指标,是多元化评价和学习支持与服务方面。问题一共设置了5项,分别是课程设置多元化考核评价情况,考核包含内容,各项考核内容设置,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等作业的批改情况的评价,对答疑、辅导、实践指导开展情况的评价。
这3个问题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答疑、辅导、实践指导开展情况满意度略低,为85.12。说明学生对于答疑、辅导、实践指导的开展需求较高。普通化学实验作为实验课程,教师在实验课讲解实验操作,监督学生做实验过程,做到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当堂解决问题。今后任课教师会加强课堂实验操作点评、答疑环节,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实验的内容提供帮助,课程团队会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不足的方面进行持续改进,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2.持续改进方案
(1)加强课程团队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做好师风师德建设,加强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
(2)运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情况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在超星平台上创建相关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制作的PPT,实验操作视频,重点内容介绍等等,实时了解学生听课的状态,针对化学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以在课前登录超星平台观看操作视频达到预习的目的,使学生在线下的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准确、顺利地完成实验内容,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适当改变授课模式
实验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和演示指导为辅,主要以学生小组形式操作进行。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验内容,授课教师有责任为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答疑方式应形式多样,如讲述、操作演示、辩论等,但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即以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为原则。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教师需要对课堂秩序进行管理,既要保证课堂秩序,又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使课堂灵活有序。
五、总结
以普通化学实验为平台,开展了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成效。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