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保障 >> “743”体系介绍 >> 正文

加强规范化建设 健全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9-19 [来源]: [浏览次数]:

加强规范化建设健全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李康举院长在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我校质量体系现状,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1. 现状

总体上看,我校的发展状况良好,有一定特色。但进入局部,查具体某一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而且有些问题已存在多年,年年说,仍没有改善。学校要发展、要提高,只有突破瓶颈才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提升需求我们反思和行动。2020年,我校即将接受合格评估,质量保障体系欠缺,必须弥补。

2. 瓶颈

我校已经制定了较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各环节和各要素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已经建立和运行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二级管理、业务部门、督导机构),各种检查也不可谓不多;但是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不明显,有些瓶颈问题需要突破(如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试卷)。具体问题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质量意识不强问题(关注通报,非提高)

(2)质量管理职责问题(有,但流于形式)

(3)标准规范问题(有,但不明晰、不贯彻执行)

(4)监控质量问题(环节多、监控少;表面多、内涵少;检查多、分析少)

(5)持续改进问题(开环多,闭环少)

我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实现目标清晰、责任到人(岗)、监控到位、分析问题、持续改进。

二、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和实现目标

1. 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学校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和思想,逐步凝练学校质量观和质量管理思想

我校建校伊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办学过程中,采取了校院两级管理、督导工作体制和绩效考核等有效措施。成绩斐然。

现阶段,我们要知不足,要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学校必须进一步强化全院全员的质量意识,才能更上一层楼。

学校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抓手,能够进一步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和思想,逐步凝练学校质量观和质量思想。

2. 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学校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我们针对学校管理体系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体制建设,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即工作没有质量标准或目标不明确、标准不清晰;一些工作缺少监测、反馈、整改情节;有些工作年年查,无整改;更谈不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系统。

我们要建设目标与职责、过程管理、资源保障和监控功能齐全的质量保障体系,确定岗位职责,做到闭环控制,实现学校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 提升学校内部监控能力,实现学校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运行过程中学校管、办、查的职责还没分离和明确;各学院、职能部门和督导部门检查职责还不明晰,存在检查什么、谁来检查、怎么查还不明确(事挺多、压力不小、效果一般);收集哪些信息、谁来收集、怎么汇总、如何共享、谁来分析、提交哪些分析报告等监控问题还未开展。

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完善监控系统的缺失,需要创新监控方式和手段,强化信息控制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学校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工作要求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管理改革、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规范等各个方面,任务重、工作程序多,标准要求高。在实施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系统设计、需要学校全员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 充分认识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做事,多投入,少抱怨;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遵循“统一组织、加强培训、落实到位、突出实效”的原则;建立“有目标、有标准、有机构、有评价、有反馈和有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系统的“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校的总体竞争实力。

2.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和培训,引导教职员工尽快更新理念,找准角色定位,明确个人职责。建立“有目标、有标准、有机构、有反馈和有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

3. 全员深入学习和研究,扎实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梳理,确定质量保障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职责,制定质量标准、管理文件和工作流程,使质量保障工作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做了什么等各环节一目了然。

上一条:我院举办质量保障体系培训会

下一条:学校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