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在考评学生对会计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会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目前在工商管理、金融学、金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均开设这门课程,现为辽宁省一流课程。
学校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对本课程建设及教学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以2021级金融学、金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
表1各专业实际学生人数及样本构成情况表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程度,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两个方面非常认可,满意度较高,但对于学习效果与该课程的要求、期望情况满意度为87.10%,不足90%,如图1所示。
图1学生对课程目标的各项满意度
进一步调查,从以下4个项目进行了详细分析,在今后的学习、创新、有益发展方面比率为36.66%,另外三个方面比较接近,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最低,为18.18%,对课程的知识内容掌握较好的认可度为20.53%,如图2所示。并且不同专业对课程的关注度和认可方面也有差别,21级金融科技专业关于本课程对人才培养作用的满意度最高,为93.73%,21级金融学专业关于本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为85.96%,如图3所示。
图2学生对学习效果与该课程的要求和期望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图3各专业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评价情况
课程团队对本学期上课的学生做了调研,学生的反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们对课程的重要性普遍认可。金融学、金融科技和人资专业学生普遍认为会计学课程开课意义突出,对于丰富专业知识非常必要,不仅为他们打开新视界,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2)开课时间4周,时间不长,现有感受课程有一定难度,结构严谨,会计要素分类和记账方法较多。
(3)每章内容之间差异较大,希望能够加强练习,不断巩固和复习。
(4)许多学生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希望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一定延伸,能触及会计实践工作,只呆板地讲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不能让学生尽快掌握会计实际工作的技能。
(5)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创新,增加会计实务,有更多机会接触会计实务。
经分析,现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建课时间也比较长,但学习内容比较广、有一定难度,知识结构比较固定,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适应,部分同学表示有学习压力。
(2)开课专业多、涉及学生人数多,学习能力不同,学生们对课程的理解、认可和掌握情况差异较大,故调查结果出现偏差。
(3)与相关专业的紧密度体现得不够。一般而言,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短期内有些专业的学生很难直接感受到与自己专业的关联度,如果教师讲解不透彻,备课不充分,会更加影响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这也是开设专业基础课应该加强的地方。
针对现状及问题,课题组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思政、考核、教材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并计划在2022级各开课专业中开展,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创新、实践等方面有所引导和帮助,以提升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一、课程现有情况
图4课程现有资源建设情况
课程师资队伍配备比较合理、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教学条件、教案、教材、教学视频等都比较明确,取得一定的教科研成果,积累了一定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但是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的创新、教材的利用、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各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撑,还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与优化的必要条件。可充分利用线上条件,加大线上与线下资源的建设力度,做到“全而优”。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能力培养,做到以下几方面。
(1)增加问题导向的项目
为了增强学习兴趣,先设定任务问题,增加会计实际工作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总账、明细账、空白会计报表、会计书写用纸等,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要做到什么。采用“五步教学法”,即从某项业务发生开始“下达任务—学生自学—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综合教评”等,这些方式是首次提出,在这学期试行。
(2)补充教学参考资源
为了增加对课程和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参考教材、关注会计热点问题、相关网站查询(例如:中国会计网)、最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等内容,推荐报考会计师职称考试等提供了学习平台。现在已经有学生利用网格平台开始学习,进行会计技能报名考试等项目。
(3)到企业参观和学习
“会计学”课程团队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力求接触到企业加工工艺和管理流程、熟悉资金运动规律、掌握资金记账和处理方法,增强对会计业务发生环节、会计软件系统环境下的资金流动、财务报表的形成与编制等工作的直观认识,这些都为会计知识的学习带来实践性收益,可以增加学生实践技能和管理经验。
在教师引导下,从课程学习方向、学习重点和学习资源,能够让学生从教科书走向基于资源的学习实践。通过课程教学资源和条件扩展,发挥专业基础课的作用,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应用型经管类人才服务。
三、教学内容、考核项目的调整与改进
以课程大纲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完成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优化(表2)。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考核等过程,提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1)教学内容与考核项目的改进
表2教学内容与考核项目的改进情况表
(2)“评价与效果融合”,提供教学成果与教学反馈、评价。
教学成果通过平台得以展示,让师生通过成果不断受鼓舞前进,教学评价真实反映了教学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等。
四、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1)多措并举,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试题库、案例库、作业库、难点答疑、日常辅导答疑、网络学习平台等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在教师们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做题有了广泛资源和依据、不断复习巩固,增强学习效果。
以上方式具有更快捷,发挥传递快、操作容易、更新早的优势,让学习者能够快速查阅所要的信息,方便学习,让教学资源多渠道传播,形成广泛的会计知识受众群体,鼓励大家爱上会计、学好会计。
(2)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一是以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目标,二是坚持务实性、高效性的原则,三是在教学中实行“岗位仿真教学法”“教材情景助学法”“实训定教法”;这里进一步解释,“岗位仿真教学法”是按企业会计工作岗位分工让学生演练;“教材情景助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中的例题延伸为案例,设置在一个会计任务情景之内,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训定教法”是指编制好实训题目,让学生据以学习真实会计工作的内容;以上三个方法不一定是孤立的,可以是同时运用的。“四个单元”是指把教学内容按章节分成四个部分,讲解每个部分时根据其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和考核形式。
五、考核项目的重设
把全书十三章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学习完之后,进行一次测试,避免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的割裂时间太久。以现在正使用的教材来例,第一部分是会计理论基础(从一到三章),以设计案例为主,主要针对会计理论特点研讨;第二部分是资产类要素(从第四章到第七章),讲到这里,就可以把前两部分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编制实训和案例题,这样就能及时地把实训内容讲解,而不用等到课程结束;第三部分是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要素(从第八章到第十一章)可以单独编制实训题、案例题,也可以和前三章结合编制;第四部分是编制会计报表(从第十二章到第十三章),就是利用前三部分内容综合形成合计报表,可采用案例形式让学生理解报表是如何编制的,整个学习过程下来,可以把经济业务的发生、填制会计凭证、账簿、编表等会计工程业务流程全部体会一次。
六、教学辅导与补充
(1)增加课后案例习题的布置及总结,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基础理论的日常考核及应用练习,利用辅导答疑、QQ、腾讯会议等给学生辅导,提升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
(3)通过课前预留、课后辅导、鼓励上课发言、记笔记、到黑板前做题、让学生来讲解、举例讲解、增加答疑的次数、成立学习小组专门帮扶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会计课程的重视,带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乐趣和成就感,从而端正态度,最终提高成绩。
还有少部分工作,会在下一个建设年度继续完成,而且还要根据会计法则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不断更新、完善,使之与时俱进,更加发挥建设作用,体现精品作用。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还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坚持认真教学和服务于学生的态度,发挥更多“会计学”课程建设力量和优势, 为全面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入新活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课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