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对“机电设计与实践1”课程进行课程建设评价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七个方面内容: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设置了17个观测点。具体观测点如下图所示:
一、满意度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学二年级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92份,回收样本79份,样本回收比例85.87%。
表1各专业实际学生人数及样本构成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课程建设的整体满意度是较高的,7个指标点满意度具体如下: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满意度大于90%有3项,课程目标满意度达到了92.96%,“机电设计与实践课程”从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设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全面培养使学生在能力提高和学习效果上都达到了要求,支撑了人才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目标的三个问题中,三个问题的满意度如下图所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效果与该课程的要求和期望满意度为87.34,这个数据与该项总体目标相比较低,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收获,通过项目教学、实践任务实施、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课程收获,提高课程教学达成度,具体措施如下:
1.项目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实践任务实施: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开展创新竞赛、创意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学习效果。
5.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反馈与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可以通过作业、测试、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7.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主题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
8.教师培训与发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教学研讨等方式,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9.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建立教学网站、开发教学软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教学管理与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制度等方式,保障教学质量,提高课程达成度。
在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中,教学组织与运行的满意度是最低的,满意度为82.78%,从这项指标中看出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和教学运行过重,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团队会更加重视课程教学组织,提高学生的课堂利用率。在课堂教学前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到设计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更合理设计教案,控制好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应适当,不应过难,过难会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过易又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富有计划性。紧凑地安排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学案例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日常。课堂教学阶段做好课堂设计,教学方法交替进行,如讲授、谈话、讨论、自学以及练习等,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课堂上的无效时间。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学校应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例如,可以建立在线课程平台,提供课程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6.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课程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7.加强课程管理: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对课程的开设、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8.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9.持续改进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教师和学校应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努力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学生对课程教学设计的满意度为88.66%,本项调查的5个考察点中,学生对授课过程的管理方式满意度为86.46,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86.71,对采用的授课方式满意度为87.59,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满意度处于整体调查的平均水平,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有效互动方式,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借助于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我说、我想、我学”的感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授课教师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思考。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对峙思考中互相激发出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动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课程团队总结以下几点:
1.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可以通过提问、小组活动、讨论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3.个性化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及时反馈和评估:定期与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估,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5.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满意度为85.62%,本项调查的6个考察点中,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帮助满意度为82.03,对课程内容参考书的满意度为75.44,对授课内容质量满意度为83.67,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参考书的满意度很低,经分析可能与本门课程是课程融合课程有关。本课程融合了C语言、传感器、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展开,引入相关知识点,再进行项目实践的方式进行,目前市面上找不到教材能与上课内容相对应,“机电设计与实践1”主要的参考教材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Keil+Protues,教材内容涉及单片机理论知识和仿真实践环节,学生可以用于巩固和拓展学习;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团队将进一步整理好课程参考讲义,争取尽快出版相关教材,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对现有的教学参考资料做更合理的处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课程参考书的参考价值,做好教材在教学中的合理使用。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参考书的满意度,课程团队总结以下几种方法:
1.寻找与课程内容更为贴近的教材。虽然市面上没有一本教材能够完全覆盖本课程的所有内容,但教师可以尽量寻找与课程内容较为接近的教材,同时梳理自编讲义,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3.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相关论文、研究报告、在线课程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4.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三、持续改进措施
在本次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中,整体满意度较高,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建设是比较满意的,也是对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肯定。然而,我们也应该重视低分段满意度的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以打造专业特色课程:
1. 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确保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3.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课堂纪律和学习秩序。
4.教学运行:提高教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包括课程安排、考试安排、成绩管理等。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5.课程团队建设:加强课程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改进课程建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电设计与实践1”课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