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文化 >> 正文

“会计学”课程“教考分离”探索与实践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5-05 [来源]: [浏览次数]:

经济与管理学院 邹丽

“教考分离”是指把教学工作和考试完全分开,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等,制定详细的考核大纲,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且包含阅卷、考试达成度分析、教学反馈等管理过程。建立完善的试题库或试卷库是实施“教考分离” 的基础。“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能够加强师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自觉完成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的任务。实行“教考分离”也是规范教学工作和适应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对学校教育功能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与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1.课程基本情况

“会计学”课程做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开课年限多、学时长,课程专业性强、内容严谨、有一定难度,重在考评学生对会计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会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

2.课程团队构成

课程团队负责人为邹丽,教授、高级会计师,主讲过“会计学”“初、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税务会计”等11门课程;2017年获评抚顺市第六届自然科学标准化管理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获沈阳工学院优秀教师奖、突出贡献奖;带领科研团队主持完成省、市、局、校等科研项目21项,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1篇,出版教材5部。

“会计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基础课,面向经管类所有专业授课,学生人数多,教师团队成员多,教学力量强,目前课程团队教师有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2 人,团队成员均分别承担了教学、编写教材、编写试题库和试卷库等工作,有三位教授、四位副教授、三位讲师,其中有两位教师是注册会计师、两位教师是高级会计师、两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团队职称、年龄结构合理。

教师们对所授知识熟练、教学经验丰富、参加过多次考试和阅卷等工作,对于试题库和试卷库建设比较熟悉,这为“教考分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会议记录截图

二、“教考分离”的形式和要求

1.主要形式

多年来,“会计学”课程依次采用了“课程团队集体命题、试题库、试卷库”等考核方式。近几年,重点采用了试题库、试卷库的“教考分离”模式,逐步推进“教考分离”工作,趋向现代化、科学化、完整化。

“会计学”课程三种考核方式特征表

2.采用“教考分离”的要求

目前,“会计学”每个教学年度的第1学期是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等统一采用试卷库考试,第2学期是金融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科技等统一采用试卷库考试。为了保证“教考分离”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做到“五个统一” 。

(1)授课内容统一。“会计学”做为多个专业、多数学生学习的课程,如果采用“教考分离”,要事先确定每个学期考试的班级,统一教学内容,才能使用统一的试卷。

(2)授课进度统一。多名教师、多个班级同时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开课学期的授课进度要相同,教学进度尽量相同,若有调整也方便统一操作。

(3)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统一。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执行学期课程表,保持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步调一致。

(4)考试时间统一。每个学期参加考试的班级,都要确定相同的考试时间,统一安排主考教师到考场,现场解决“教考分离”存在的问题。

(5)评价标准统一。考试用同一套试题,评价标准也要完全相同,杜绝个别班级调整现象,有疑问统一处理,真实考核学生学习质量,给予正确评价。

三、“教考分离”的实施

“会计学”课程团队定期召开课程组会议,讨论“教考分离”工作,根据最新的会计法规知识点,修改“教考分离”的考试大纲、寻找题的来源、分配建设任务并按时修订、制定评卷标准、安排组卷等,力求试题内容及形式与时俱进。

1.考前阶段主要工作

一是开课时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是从试卷库里任意抽取试卷,考核内容全面, 每套题里均包括各章主要知识点,请学生认真听课,加强平时的学习;二是教师带领学生学透必学必考的知识点,知识点掌握了,怎样考都不担心,学习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三是从学生来看,学生平时的配合度明显提高,思考问题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既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

2.考试阶段主要工作

每个学期参加考试的班级,统一安排主考教师到考场,现场解决考试存在的问题。课程团队教师都要明确统一的应对措施,不要只是一位教师能解决问题,其他人不会而降低了团队处理“教考分离”的效率。也可以采取“教考分离”的一种简化形式,在平时,进行闭卷小测验练习,每次试题少一点、简单一些,平时多练习,以免学生在期末做试卷库时不适应,这可做为对期末考试阶段的补充,随时发现平时教学的优缺点并适当调整,为期末做答试卷奠定基础,更好地保证“教考分离”。

3.考后阶段工作

一是考后课程组按统一答案、集体阅卷,每道题采用批卷人、审核人流水批阅并签字,杜绝错误发生;二是对课程考试情况进行认真、细致分析,分专业、分班级进行分析,然后课程组统一汇总试卷分析结果,每年都形成统一材料存档;三是把试卷成绩和课程总成绩达成度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看,每个学生的平时分数、试卷分数、总成绩呈现状态一致,即态度认真的学生,这三项得分均排在前面;四是课程组还会总结各专业的成绩排名,评出哪个专业的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知识掌握较好,哪个专业兴趣最高,哪个专业认可度不高,找到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全面做好“教考分离”的总结。

4.信息化平台使用情况

(1)“会计学”课程首次采用“无纸化”考试。首次“无纸化”考试是通过超星系统完成的,主要是进行线上期末考试、线上平时测验等,具体执行是2020年,教师先在超星系统录入试题500道,系统生成套卷,套卷是任意组合的,可生成若干套,学生在考试时自己抽取,抽到哪一套做答即可。采用超星线上“教考分离”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支持随机抽题组卷、生成套卷,非常方便;二是客观试题和总成绩系统自动批阅,节省教师的工作量;三是可以实现教师团队流水阅卷。这些优势是线下阅卷无法比拟的。      

(2)超星系统建课资源为进一步促进“教考分离”奠定基础。课程团队为了更好进行“教考分离”,在超星系统建立了较多的学习资源,上传试题超过600道,还包括录课视频、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PPT、案例讨论、小组任务、课程回放等,随着课程进度不断深入,还会继续上传相关资源。



超星平台资料

四、试卷库考试成绩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1.试卷库考试成绩分析

学生考试成绩分布

以上依次是20级工商管理专业1班和2班,2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和2班的试卷库抽题考试成绩情况,根据平均成绩分析如下:

(1)从成绩等级分布情况分析。优秀率13.79%,良好率31.03%,中等率31.03%,及格率10.34%,不及格率13.79%,试卷总体成绩平均为76.38分,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2)从各种题型得分情况分析。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填表题,平均分依次为7.07、6.72、8.31、13.07、41.24,正确率依次为70.7%、67.2%、83.10%、81.69%、76.37%,学生得分较高的题型是判断题、计算题,得分较低的题型是多选题,得分处于中间的题型是单选题和会计分录题。

(3)从各知识模块得分情况分析。得分最高的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要素的计算、会计报表基本知识,得分较低的是会计要素的记账方法(用借贷记账法列出会计分录)的运用。

2.课程总成绩分布

学生总成绩分布

以上依次是20级工商管理专业1 班和2班,2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和2班的总成绩情况,根据平均总成绩分析如下:平均成绩为73.47分,成绩超过90分(包括90)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63%;成绩在80-89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38%;成绩在70-79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13%;成绩在60-69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75%;成绩在6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13%,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总成绩由试卷、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课堂测试构成,以上情况表明,采取试卷库考试的学生成绩和总成绩基本一致,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四项构成的得分情况比较均衡,“教考分离”的模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总质量。

五、“教考分离”的反思及未来工作重点

1.“教考分离”的反思

一是对于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考核还不够全面,也希望有更加科学化的“教考分离”形式,增加对这项能力的考核;二是有时教师很难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可以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教考分离”工作进行指导; 三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考分离”中体现不够明显。  

2.未来工作重点

一是建设和优化“线上教考分离”。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考中的良好结合,“无纸化”考试要坚持,并推陈出新。充分利用线上交流便捷、空间范围广等优势,探索切实全面的教学途径和“教考分离”的方法,提高教学考核的多样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实践能力的考核,如何能体现在“教考分离”中,也是需要探究的问题,相信随着科技发展,不久的将来也会实现。

高质量的“教学分离”是一项需要建设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从开展到实施,表现为任务细、参与的师生多、各项环节首尾相连。所以,从考试时间来看,在大型考试中可采用“教考分离”的模式;从学科和课程特征来看,学科知识稳定、内容体系全面、上课学生多,更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从课程教学团队来看,教师要对内容熟练、教学经验丰富,更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优势。而如果教师对授课内容不熟、教学年限短,或新兴学科,及无固定评准答案的课程,不建议用“教考分离”的形式,以避免“教考分离”失败。

“教”和“考”亦分亦合,即形式上分离,但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统一。做好“教考分离”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还需要建设与完善,充分发挥其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的作用!



上一条:高数课堂有“温情”,学生收获“云成长”

下一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团队基于项目式的线上混合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