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文化 >> 正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12-01 [来源]: [浏览次数]:

能源与水利学院 陈小旺

一、课程基本情况

“建筑安全”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是一门政策法规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建设工程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操作安全技术、垂直运输机械、安全用电、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建筑基本结构、建筑建设程序和建筑施工过程,熟悉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法律法规体系。学生具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以及建筑施工事故分析与处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建筑安全方案设计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水平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理念的改革

工作过程系统化强调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课程内容序化的一种范式。根据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特点,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理念开展授课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主要步骤如下:一是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找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二是根据工作所需能力强弱,把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三是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对行动领域所需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四是对行动领域进行3次以上的教学化处理,形成具有3个以上的有逻辑关系的学习领域,并用于教学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职业特征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要素及完整思维的六步骤,将学习领域分解为主体学习单元,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设计。

这种经过工作过程处理的教学设计强调通过比较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类似于工作的学习情境中实现理论知识的迁移、内化,促使学生自觉去思考,最终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传统的以知识教授为中心转移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课程内容较好地支撑毕业要求,培养过程中全程跟踪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师团队对该门课程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解构和重组,纳入学生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等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做进行有机结合。

本课程改革中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步骤,形成学习情境,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载体,每一个学习情境递交一套或一套以上的安全管控方案,使实际工作的过程具体化。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改革将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项目案例研讨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次改革加大了过程考核,将闭卷考试成绩由原来的70%降为50%,最终成绩由情景模拟10%、小组汇报20%、企业案例分析20%和期末考试50%组成。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环节,并在过程中采用了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式,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完整表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胜任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首先,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步骤,最终形成了四大学习情境,分别是“施工作业安全管控”“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控”“施工用电安全管控”“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本课程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载体,每一个学习情境递交一套或一套以上的安全管控方案,使实际工作的过程具体化。在载体的比较中,重复的工作步骤是:熟悉项目资料→确定对象→分析对象→制定措施→形成文本,对应了职业特征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要素和完整思维六步骤。即工作中通过项目资料获得信息(资讯)也是任务;确定对象工作,体现出了决策并进行计划,如根据获得的信息确定安全管控对象是土石方施工还是脚手架施工等;分析对象就是工作的实施,如临时用电施工,就是对现场进行用电危险性的分析;制定措施就是工作的检查,对分析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合规性;形成文本就是工作的评价,形成最后可行的管控方案。四个学习情境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的重复,每一工作步骤的工作内容都不一样,学习情境具有平行的逻辑关系。“建筑安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见图1。

BF48

图1 “建筑安全”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其次,对教材进行了解构和重组。现有的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逻辑性有待提升,同时受学时的限制,需要对教授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前期的企业调研表明,当前建筑企业需求的安全管理人员需具备如下几项能力:“熟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能力,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能力,进行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安全检查、安全培训与技术交底、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的能力”,因此教学团队围绕上述能力开展了教材解构与重组,再次强化学生应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重构前后对照表如下:

表1 原授课内容

12BDA

表2 新授内容

2AC64

四、教学改革形成的成果

1.通过文献查阅、企业调研确定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所需要的核心专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设计了学习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形成了涵盖建筑施工事故案例、授课PPT、授课教案以及试卷库的配套教学资源。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本次课程改革期间受疫情影响,采用的是线上授课方式,授课过程中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了分组,完成了事故案例讲解以及相关隐患图片的查找工作,并在课堂上由其他小组进行隐患辨识,最后小组整体提交辨识结果,这样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授课效果。

3.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次授课上课时运用知识来解决项目下的每个小任务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展示。任务的完成情况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讲解讨论,在贴近现实的案例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4.激发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本次教改,改变了原来“满堂灌”的模式,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经过此次改革,教师能更加娴熟的调节课堂氛围,提升了教学能力。

五、教学改革成果的应用情况

本次课改已经在2019级安全工程专业进行应用,直接受益学生数在32人。同时本课程属于土建类课程,其中的建筑施工部分案例以及其他相关素材已迁移至学院特色选修课“工程安全与环境”课程中,直接受益学生在500人以上。


上一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分享

下一条:线上线下结合、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