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质量管理与评估处自2022年10月起,以202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升本)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核心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满意度等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七个方面内容: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共16个观测点,如图1。下面针对“核心课程建设评价满意度”调查的情况做如下分析。
图1核心课程调查内容
从调查的课程整体来看,学生对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满意度较高。其中,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管理与评价满意度较高,为89.16%。在“课程目标”这项指标中共设置了两个观测点,分别为课程目标符合度和课程目标达成度;3项问题,分别是本课程对实现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作用的重要程度、本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情况、学习效果与该课程的要求和期望情况。在这3项问题的评价结果中,学生对学习效果与该课程的要求和期望满意度较低为87.78%,根据这个结果,在今后学生的学习、创新、实践等方面做出了以下整改。
一、学习、创新方面
课程团队利用超星平台创建完整资源库,实现完整的资源使用链条。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设计、课后巩固各个环节自行形成反馈—修正的闭环控制的基础上,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反馈-修正的大闭环控制。
1.课前准备
教师端:在超星的资料库里上传PPT课件和固定模板的预习报告,并且在作业库里创建预习作业库,然后根据课程时间安排适时下发相应课时的预习作业。
图2课前超星平台学习资料上传情况
教师在超星平台对预习作业进行在线批阅,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预习途径和预习时长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学生的平台资源以及更好地预习方法;根据学生预习报告中的“个人疑难”部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卡点,并且基于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了解,缩短相应的知识讲授时间,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卡点上,这样就会使课中的互动形成有效的互动,真正的做到教师教的都是学生想学的。
图3学生预习报告部分内容节选
学生端:在超星的资料库里下载预习报告模板,通过教师提供的预习资源或者自己寻找的其他资源进行预习,将预习报告上传至学习通,然后根据老师的批阅,对预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
图4学生预习报告主要框架
2.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设计
(1)课堂互动模式
在课中除了预设的互动环节外,教师在每个知识要点讲过完毕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询,只有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示理解后,再进行下一知识的授课,同时,教师允许学生存在不解的问题时,可随时叫停,教师会及时调整授课节奏,进行再次讲解,最终的目的是使课堂互动形成有效的互动。
(2)课堂互动媒介
教师在超星平台预设的腾讯会议进行授课的基础上,结合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功能和客观题发放的功能,实现单屏互动选人和知识点检测。
(3)教学方法的采用
教师端:采用项目教学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逐层引导式教学法等混合式教学方法。
教师把“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体系优化成几个项目,并将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各部分的知识点都融入到一个个项目中,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很好的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又因为有项目引导,学生们可能够学会实际应用。
图5项目式教学内容节选
由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相关的概念已经基本掌握,,教师就可以多分配一部分时间来针对预习中学生的疑难卡点,采用讲授法进行细讲。另外在讲授法应用的过程中,采用逐层引导、启发的方式,用提出问题的模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清晰学习重点。
(4)课中知识检测
在单节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利用雨课堂通过客观题的方式检测学生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图6雨课堂使用情况节选
课程团队在超星创建了单元测试题库,在每单元授课任务完成后,教师都会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单元测试,这样教师、学生都会很清楚单元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
图7超星平台单元测试库建设情况
3.课后知识巩固环节
(1)课后作业(项目任务书)--教师检查学生
教师利用超星平台创建作业库,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上交作业,教师在线批阅。通过教师的批阅情况,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复习学习。
图8超星平台作业库建设情况
(2)课后自测--学生自查
教师利用超星平台创建习题库,并给学生下发权限,允许学生在线自行组题进行自查,这样学生在通过预习、课中、课后作业了解知识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组题练习,实现有针对性的复习,对知识实现了巩固和掌握。
图9超星平台习题库建设情况
二、实践方面
本门课程团队始终保持对课程的高度规划性,将实验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学环节一同纳入课程建设的知识体系中来,形成有递进的教学层级模式,见表1。
表1“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层级模式
课程设置的初衷是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核心能力有所支撑,是要保证学生将来毕业就业后具备一定必要的工作能力,为此本课程结合实际形成四个教学层级。第一层级,学生在基本零基础的前提下开始接受理论教学,通过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边学习边培养运用局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第二层级,在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是要求所有机械学院相关专业必须要达到的目标。而第三层级,主要针对对机电、机器人专业开设,在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实践项目分析解决办法和全部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要求在实训教学环节中,通过与实际工程贴近的任务开展,培养学生能综合多门课程知识,全面思考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经过三个层级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已基本可以解决实习及就业后的实际工作项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毕业目标。
第三层级的实训环节,通过动手仿真和制作实物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初步了解和掌握一般的电工电子工艺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实际和工艺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严谨踏实、科学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为毕业设计以及为今后从事与电工与电子技术相关工作奠定实践基础。为了弥补非机电专业这方面课时安排的不足,同时也为了使非机电专业而对机电方面知识强烈渴望的学生能够完成这部分内容,我们将这部分内容作为项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课下完成这部分内容,这样既具有灵活性有同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本次针对“电工与电子技术—核心课程建设评价满意度”调查活动,根据样本数据既肯定了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指出了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我们会根据以上的整改方案继续探索,最终能够使这门课程完全满足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应用这门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