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文化 >> 正文

基于提升课程认同感和授课水平的艺术类课程督导思考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18 [来源]: [浏览次数]:

艺术与传媒学院 郭媛媛

教学督导是学校为主动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的一项制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督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督导活动的重点是导,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着眼于激励和调动教学两个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学督导过程当中,深刻感受到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和教学素质都在不断的提高,许多青年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高度。但是,部分设计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一个共性问题:对设计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足,或者依旧存在照本宣科,枯燥讲授的情况。部分设计理论内容与设计实践内容结合的略显生硬。这一情况引起了我们学院督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共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对此情况的一些认识和解决方案。

艺术类学科教育与传统学科教育存在着些许不同之处。艺术类学科更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督导只有充分了解艺术类课程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完成督导教学的相关工作。

一、艺术类学科特点分析

1.艺术类学科具有分散性与反复性

艺术类学科的分散性特点是指:很多艺术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就像散落在盘子中的一颗颗“珍珠”。例如素描这类的基础专业课是一颗“珍珠”,中国美术史、艺术概论这样理论类课程也同样也是一颗“珍珠”。学生对艺术类学科的全面学习,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对艺术类学科中的一颗颗“珍珠”的全面学习,并且把这些“珍珠”都穿成“知识线”融会贯通,最后这些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知识面”。

艺术类学科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整体学习是不断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逐步前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艺术认知,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艺术提高。通常我们认为艺术类的学习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整体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例如: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刚开始学习的是素描,之后素描的学习会一直贯穿于美术学习的始末,会一直起着间接或直接的作用,素描学习内容也是在重复中不断加深内容螺旋式难度上升。无论是单一课程还是单一作品的创作都充分体现出艺术类学科反复性的特点,在反复中不断提升,得以进步。同一作品可能要反复练习数十次。

2.艺术类学科具有实践操作性

艺术类学科的实践操作和科学的实验操作有很多雷同的部分。从事艺术学习和教学应该有着强烈的实验精神。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艺术或设计猜想,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近乎完美的艺术设计作品。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的工作中,常有学生会问老师一些希望得到肯定答案的问题。例如:一件作品的色彩应该如何确定,或是选择哪个会更好些。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会建议教师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些仅供学生参考,因为艺术创作是没有固定的答案,这种需要学生在反复实践操作中得出结论。教师只能给予方法的传授,不能提供固化的答案。

3.艺术类学科具有次逻辑浪漫性

艺术类学科与物理、数学等理科类专业相比,具有着强烈的次逻辑性。次逻辑性并非是对逻辑性的否定,而是通常人们认为艺术类学科的逻辑性是摆在一个次要的地位。在艺术类学科中感性思维占据了主要地位,例如个人或创作者情绪的一种宣泄,感性灵感的爆发是主要作用。在设计创作中理性思维是一个辅助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态度是严谨的。学生的创作灵感或素材,可以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天马行空,灵光一闪,任意妄为的,这一特性和文学的创作有相似之处。艺术学科的创作可以只服务于自我,无须别人的认同,完全沉醉于自我的世界。也就是说,艺术学科更主观、更“自我”。 艺术学科的浪漫性是相对理科专业的理性而言。理科专业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需要随时随地的经得起检验。

4.艺术类学科具有大众包容性

艺术类学科具有无法替代的大众性。一个婴儿天生对色彩充满兴趣,他对玩具的选择来自于色彩对他的刺激。他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都会有着自己对艺术的见解以及对艺术表达的方式,对于艺术作品的表现,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是人类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艺术类学科虽然也有局限性,例如表现形式、材料、手法等等。这些都会限制艺术家们的创作。可是尽管如此,在方寸之间也可表现无限的内涵,以有限的形式、材料、手法等进行组合、变化,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使观者有着无尽的遐想,这又无处不在、无时无刻的体现着艺术类学科的包容性。

二、艺术学院课程督导解决方案

1.把握艺术专业课程特点,因材施教,丰富授课内容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最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师应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做”的综合一体化。建议组建不同教龄教师的授课团队,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研究课程所用教材特点,仔细分析“学情”,因课、因学情施教。侧重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任务牵引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形成新的专业知识内容体系,确保专业类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2.明确艺术专业特色,重新审视,取长补短

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手段,要恰当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缩短课堂讲授时间,注重实践教学,教师讲授为辅,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真正做到知识是从实践操作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手段上,除了幻灯片、投影仪等电化教学手段外,还要充分利用实装、例示品、多媒体动画、网络技术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公开的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和观摩优秀讲课视频;加强设计类课件制作,在PPT中加入实际案例设计过程动画,让静止抽象的知识运动活跃起来;积极采用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贯彻创新设计思维,提升素质,教学相长

鼓励青年教师多讲艺术设计实际案例内容,在课堂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针对学生精力分散的现象,要适时进行提问,可以加入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拉回来。学生出现困惑时,要及时调整授课的速度,讲解的详细程度、是否增加相关专业内容的阐述等。在连上几节课后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可以引入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身临现场的感觉,就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本身也会有强烈的成就感。

针对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深入落实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多听课,多磨课,多思考,定期参与教学技能培训。鼓励学院内的教师相互交流和学习,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竞赛等。鼓励教师之间进行探索教学艺术,教学相长。

4.以“课程督导”为导向,构筑教师传帮带

发挥督导的研究功能,明确艺术类课程建设目标方向。督导与教师要同步加强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要围绕艺术专业类课程设计、教案撰写、课件制作、网络平台的运用等开展深入研究。在艺术专业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好课程“督”与“导”双向指挥棒作用。聚焦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督导教师要深入教学一线,广泛开展课前试讲、助教练讲、集体备课、教学比赛等各类督导活动,准确发现并及时解决制约教学质量瓶颈问题,分类指导青年教师改进课程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深化改革艺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兼顾课程基础性和前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体现艺术类专业教育特点,培养专业过硬的艺术应用型人才。

三、结语

“理论研究”是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教学实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学督导”课程建设的放大器,正确的指导和帮扶将极大提升课程的建设水平,“课程评价”是检测器,优质合格的建设成果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于存在一定差距的建设成果要形成有效反馈,实现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课程建设的精品化目标。

教学督导是个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督与导是督导工作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或两项任务。“督”的任务主要是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导”的任务主要是解决问题、引向正确。因此要正确认识督与导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注重落实预防为主的措施要勤于调查研究、敏于发现偏向、勇于揭露问题、善于典型引路要采取正面激励、反馈信息、个别指导、加强教育等多种“导”的形式达到以教学督导促进教学工作的真正目的。





上一条:精细锻造外语教学能力 全力打造外语金师金课

下一条:“数据结构与算法”核心课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