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 冯博
一、课程督导的内涵与意义
课程督导是指对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评估和指导的工作。督导专家负责监督和评估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资源的选择等,确保课程设计符合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定期观察课堂教学活动,评估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过程的效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教学督导专家不仅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还要向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确保包括教材、教辅资料、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课程督导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课程的监督和评估,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紧密对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我校督导专家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课程督导,教师能够接受来自专业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在课程督导过程中,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教育创新与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通过督导教师的教学活动,课程督导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课程督导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创新与改革,以及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助于学校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我校重视加强质量建设,构建了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质保理念、以“943”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贯彻“追求卓越、互助利他”校训精神的特色质量文化。
二、课程创新改革的误区
在课程督导中发现,各类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被教师广泛采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教师们挣脱传统讲授的束缚后又步入了一些课程创新改革过程中的误区:
1、同质化
教师在进行课程创新改革时,总是容易陷入“名师效应”与“追赶新潮”的思维泥沼中。盲目照搬名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使用脱离实践的新潮的教学模式,这些都违背了课程创新改革的实质,使课程改革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创新改革首先要基于教情。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教学素养、教学风格、教学价值偏好、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理解等个体差异。正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同,每位教师在进行课程创新改革时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自己对教学的反思。其次课程创新改革要基于学情,从所教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多个方面综合了解学生。从学生需求出发,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基于学情精准教学、因材施教,而避免所有班集采用完全重复的授课模式。同时为了避免同质化,课程创新改革要从实践入手。实践是理论的主要来源,它为课程改革提供丰富多样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素材。教师要通过企业锻炼、行业培训等方式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企业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的以企业岗位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
2、形式化
课程创新改革过程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主动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项目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哪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及时的给予相关的支持和反馈而不是单纯的把教学任务转移给学生,让课程改革空有形式。以小组讨论为例,在讨论课前一周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方面的支持,包括解答问题、讲解概念、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料等。在开始讨论之前,教师应明确讨论的规则和要求,包括讨论时间、发言顺序、参与方式等,确保讨论的秩序和效率。在课堂进行小组讨论时要明确讨论的目标和主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方向,确保讨论的有效性和有针对性。根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如随机分组、兴趣分组、能力分组等,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讨论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或话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可以涵盖课堂内容的关键点、现实问题的应用、学生个人观点等。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激励每个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通过提问、鼓励、肯定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在讨论过程中监督小组的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及时纠正错误、指导讨论方向、提供反馈等。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结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结论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帮助,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促进思想交流和碰撞。
三、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美国学者L·迪·芬克提出,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具有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只是空有形式,学生成为老师展示其创新的“装饰品”。因此我们强调教学一定要能够给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首先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意味着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整个课堂氛围是充满活力且令人愉悦的。其次从结果来看,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有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将继续下去。同时学生所学的东西在课程结束后还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价值,它们将提升他们的生活价值,使他们做好进入不同社会群体或者进入工作领域的准备。
传统上,课堂教学通常着眼于信息的传递和吸收,通常教师会把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听课质量不高、互动不积极等问题归结到学生身上。如果把学习的本质看成对个人生活意义和连贯性的探索,而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那么教师应该关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对学生个人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信息的输出。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出发,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的情感、动机和认知因素,以及学习如何与个人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相联系。从强调课程的结构和指导的教师控制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控制的学习方式。通过强调学习的个人意义和连贯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和促进深层次学习方面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不用着急考虑自己要教什么,而是先明确:“学生需要学会什么、课程结束后哪些技能在学生毕业后和生活中依然能够带来价值、如何判断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技能等”,通过反向设计的方法着手课程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建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和情感连结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因材施教使学习更加个性化和有意义。
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其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不仅能享受学习的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为学生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创造价值,这应该是我们课程创新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方向。